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描写了什么
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。
译文:
白天在田里锄草,夜晚在家中搓麻线,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。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,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。
首句“昼出耘田夜绩麻”是说:白天下田去除草,晚上搓麻线。“耘田”即除草。初夏,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。这是男人们干的活。“绩麻”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,晚上就搓麻线,再织成布。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。次句“村庄儿女各当家”,“儿女”即男女,全诗用老农的口气,“儿女”也就是指年轻人。“当家”指男女都不得闲,各司其事,各管一行。第三句“童孙未解供耕织”,“童孙”指那些孩子们,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,却也不闲着。他们从小耳濡目染,喜爱劳动,于是“也傍桑阴学种瓜”,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。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,却颇有特色。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。
诗人用清新的笔调,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,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,读来意趣横生。
资料延伸:
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,57岁以后,退职闲居苏州石湖,这时期,写下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六十首,原分为“春日”、“晚春”、“夏日”、“秋日”、“冬日”五组,每组十二首,各组可称为组诗,因此获得“田园诗人”的称号。
四时田园杂兴(其三十一)
1、夏日农忙正当时
“昼出耘田夜绩麻”——太阳刚冒头,男人们就扛着锄头下田除草;女人们也没闲着,白天干完活,夜里还要搓麻线。整个村子像拧紧发条的钟表,没人敢偷懒,连空气里都飘着汗水和泥土混在一起的味道。
2、小孩偷学“种瓜术”
最逗的是村里的小娃娃,明明连锄头都扛不动,却偷偷蹲在桑树底下,装模作样地挖土埋瓜籽,小手糊满泥巴,脸蛋晒得通红,嘴里还念叨着从大人那儿听来的“种瓜口诀”,活脱脱一群“小农夫模仿秀”。
3、范成大埋的“彩蛋”
别以为诗人只是单纯写农村风光!他悄悄在诗里埋了对比:大人的辛劳 vs 孩子的天真,白天黑夜连轴转的大人,和把农活当游戏的孩子,这种反差让人看着又暖心又心酸——就像现在城里人看农家乐,既羡慕田园生活,又吃不了那份苦。
4、千年不变的“人间真实”
这首诗火了800多年不是没道理的。从宋朝的耕田到现在的打工,本质都是“为生活奔波”,当代打工人加班到深夜,和诗中“夜绩麻”的妇女有啥区别?只不过搓麻线换成了敲键盘,桑树荫变成了写字楼格子间。
5、田园诗中的“纪录片”
和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文艺滤镜不同,范成大这组诗像手持摄像机拍的vlog:汗臭味、晒黑的皮肤、沾泥的指甲这些细节全保留,难怪被称作“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纪录片”,比背历史课本生动多了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描写了什么?
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农村四季的田园生活,特别是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,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农民们辛勤耕耘、播种、收获的过程,同时也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,诗人通过这些画面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。
2、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的写作背景是什么?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,属于《四时田园杂兴》组诗中的一首,范成大在晚年退隐田园后,深入农村生活,观察农民的生活状态,写下了这组诗,其31这首诗正是他在农村生活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,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民的辛勤劳作。
3、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的语言风格如何?
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,充满了乡土气息,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,描绘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,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,给人一种亲切、真实的感觉,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,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4、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深切同情,诗人通过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,表达了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敬意,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。
本文来自作者[荣轩]投稿,不代表卫有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jxsh.cn/wiki/202503-64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卫有号的签约作者“荣轩”
本文概览: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描写了什么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。 译文:白天在田里锄草,夜晚在家中搓麻线,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。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...
文章不错《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其31描写了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(其三十一)》内容很有帮助